营山县人民法院简介 营山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嘉陵江与渠江流域之间,是南充市的东大门,南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小平故乡相望,北与开国元勋朱德元帅旧居相依,有着东出达州通湖北,南近广安达重庆,西至南充进成都,北上巴中到秦川的地理位置。古为景阳郡、朗池县,幅员面积1635平方千米,人口97万人,属川陕革命老根据地,四川省对外开放县。营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周为巴国地,秦属巴郡,汉归巴西郡宕渠县。唐武德四年(621)于今县治置朗池县,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为营山县。古城遗址,有三处可考。十景虽残,而白塔巍立。隋唐时与峨嵋齐名的太蓬山上石刻与摩岩造像,历历在目。更有宋代窑藏、恐龙化石、李特读书堂、青羊宫、西月台、嘉祜岩、智公墓、孔雀洞、龙兴寺等文物胜迹。书画代有名人,工艺不乏巧匠。从宋至清,57人中进士,有“科第士宦,甲于蜀都”之誉。在当代,杨伯恺等共产党人领导的农民运动为“全川之冠”。1933年建立苏维埃政权,成为川陕革命根据地之一,5900多名营山志士踏上革命征程,3800多名热血儿女为国捐躯。 营山县人民法院位于营山县城南街道三星工业园区东端,于2009年12月从营山县朗池镇正西街78号迁至现址办公,总占地12亩,其中办公审判大楼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总投资1300多万元;新建诉讼服务暨执行指挥中心建筑面积2604平方米,预算投资790万元。2016年,该院荣获省法院集体三等功;2017年被省高院评为年度裁判文书上网工作成绩突出法院;2018年被省高院评为全省法院档案数字化工作先进集体、年度裁判文书上网工作优秀法院;2019年被省高院评为全省法院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裁判文书公开工作优秀法院;2020年被省高院评为全省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组织工作先进集体。营山县人民法院现有内设机构数10个,分别为:综合办公室、政治部(督察室)、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刑事审判庭(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二庭、民事审判第三庭、行政审判庭(综合审判庭)、执行局。另设有司法警察大队、纪检监察机构和机关党委(办)3个机构。派出法庭6个,分别为:城南法庭、小桥法庭、老林法庭、双河法庭、回龙法庭、新店法庭。现有中央政法专项编制110名,实有在编102人,其中员额法官34人,司法行政人员11人,法警11人,工勤人员10人,审判辅助人员46人。 |